当前位置: 首页 > 资讯

河洛手艺博览之 糙风匣_全球聚看点

日期:2023-06-24 11:16:37 来源:顶端新闻

河洛手艺博览之

糙风匣


【资料图】

胡树青(古文化学者)

“东邦来只獾,俩眼儿扑闪闪;掂住两条腿,就往里头钻!——这是啥?”

这是大人给幼儿开发智力时说给孩子们的谜语,其谜底是“风匣”。

风匣(书名风箱)在过去是家家户户都有的做饭工具。在古代,做饭所用燃料是柴与煤,烧柴烧煤需要鼓风所以家家户户都有风匣。

风匣是全木制品,它的基本形状是个高而窄的长方形箱体(见彩图)。从外观上看,风匣的右侧有个风匣咀儿,风匣咀儿是往锅台口中插的,跟锅台严密对接,鼓风时才不能漏气。

风匣的前头中间安装着风匣杆儿,正是交替地拉出或者撺入风匣杆儿,从而才实现风匣的鼓风功效。

风匣前头的上下各有一个方孔拍门儿,俗称“呼吸门儿”,其作用是开启时向内吸气,闭合时不使空气漏出。用风匣扇风时,随着风匣杆儿的拉动或撺入,前后的呼吸门儿交替启闭,从而实现连续把空气吸到风匣里。

风匣的上面是个可以从前头撺入的盖子,只有在检修风匣时风匣盖儿才被拔出。

检修风匣时抽开风匣盖,风匣内部的构造一览无余。

风匣杆儿的端头安装着一个“活塞板”(不知俗名是啥),风匣扇风就是靠这“活塞板”前后运动实现的。

风匣内部右侧底部,有个方筒结构,不知俗名,权且称之为风箱内“副筒”。副筒是为了实现连续不间断古风的机构。“副筒”的中段对着风匣咀儿的地方,一有个活门儿,可以随着活塞板儿的其后运动而交替切换,从而保证连续向外鼓风。

为了避免活塞板儿跟四周的风匣板儿接触的地方漏气,同时还要最大化地减小活塞板儿跟风匣板儿的摩擦力,活塞板儿的四边还要缀上“鸡毛一儿”(鸡羽毛)。鸡毛一儿又轻又软,还无比的光滑,所以有防止漏气、减小摩擦的作用。

风匣使用一段时间,其鼓风能力会显著下降,这就需要进行维修。维修风匣有多种情况:有的风匣箱板破损了,扇风时漏气,这就需要把破损处插补起来;有的“呼吸门儿”(拍板式止逆阀门儿)坏了,需要修复;有的风匣杆儿磨损甚至折断了,这就需要换上新的风匣杆儿。而最多的是风匣里边的风匣活塞板儿上的鸡毛一儿老化、脱落了,不聚气,扇风无力。这就需要更换新的“鸡毛一儿”,以增加活塞板儿与箱板之间的接触摩擦,所以这种作业叫“糙(方言音:cào)风匣”。

糙风匣的程序是:事先准备好足量的新鸡毛一儿、麻线等材料,抽开风匣盖板儿,取出活塞板儿,拆除已经老化脱落的鸡毛一儿,然后沿着活塞板儿的边缘,用大针穿上细麻线,把鸡毛一儿一撮儿一撮儿紧紧勒到风匣板儿边沿上。将更换了新鸡毛一儿的活塞板儿重新安到风匣杆儿上,撺上风匣盖儿,这个风匣就可重新打火做饭,甚至比新风匣都没差别。

獾是农民常见的动物,外形象猪,獾也称獾猪,这里用来比喻风匣的外形。“獾”(huan)也是押韵字,“闪”“钻”都押an韵。“俩眼儿扑闪闪”是说“风匣”前头的“呼吸门儿”;“掂住两条腿”是说手拉风匣杆儿,就如掂住了獾的两条后腿;“就往里头钻”是把风匣杆儿撺进去;一拉,一撺,“俩眼儿”就会“呯嗒、呯嗒”扑闪个不停。

微信扫一扫关注该公众号

标签:

热门推荐

猜你喜欢

市场